(一)说明病理变化
1.说明病邪传注途径和疾病发展规律。前已述及,在病理情况下,许多外感病的病邪均是由浅入深沿经络途径向里传变,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灵枢·百病始生》说:“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使舍于经……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
2.说明脏腑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和传变途径。由于脏腑之间有经脉沟通,所以其病变尚可通过经络途径相互传变。如肝气犯胃,肝火灼肺,肾病有水气凌心、射肺,肝风内动出现口面涡斜,心火移热于小肠等,均可根据经络的脏腑属络联系和循行关系阐明其机理。
3.阐明体表各种病理变化的发生机理。临床中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往往可在有关的经络循行路线上或某些特定穴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点或结节、条索等反应物,或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的变化,以及感觉异常现象。通过望色、循经触诊和测量又可推断疾病的病位所在和病情的深浅轻重与进退等病理变化。可见体表各种病理变化是有关经络脏腑病变的反映。
(二)指导辨证归经
由于经络系统各部的循行分布各有分野,脏腑官窍络属各有差异,所以,可根据体表病变发生部位与经络循行分布的关系,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此即“明部定经”。例如头痛的辨证归经: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和足厥阴经有关等。又如肝经循行中“抵少腹”、 “布胁肋”,故两胁或少腹痛者,多与肝经有关;咳嗽、气喘、流清涕、胸闷,或缺盆、肩背及上肢内侧前缘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而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肢内侧后缘痛、手心发热等则多与手少阴心经有关。总之,根据病痛的部位和病候表现,结合各经循行分布及其特有的病候群,即不难推断有病的脏腑或经脉。至于前述的各种经穴病理反应或各种循经出现的脱毛、充血带、贫血带、丘疹、皮下结节和皮肤电阻变化等反应,也可作为脏腑经络气
经络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的是人体的经脉、络脉、穴位等,重在研究人体经络的构成、功能、病理及调控等方面。以下是经络学在临床上的一些主要应用:
1. 经络诊断
通过对经络穴位的触诊、按压、针刺等手法,对机体进行综合评估。经络诊断主要通过判断经络流通的顺畅度和反应灵敏度,来判断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状态及病理状况。
2. 经络调理
通过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治疗手段,调节经络气血运行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经络调理可以增加经络的流通性和活动度,改善气血循环,改善机体内部环境。
3. 经络检测
利用仪器对经络的电、磁学及能量等进行检测,进一步了解经络的状况,为针灸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4. 经络养生
透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保健,通过食疗、睡眠、运动、按摩等手段,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体内气血质量,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总之,经络学在中医临床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用广泛。完整的经络理论、较为准确的经络定位与详细的形态、口、色等描述,有助于揭示多种疾病的规律,为中医诊疗提供了更加科学、精确和客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