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络的病候及其机制
当经络生理功能失调时,即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其病候表现除与经络气血的虚、实、盛、衰有关外,还取决于其脏腑器官属络关系及其循行所过之处的组织、官窍联系。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实证:多见沿经脉所过处发生的肿痛,多由病邪壅阻或气血不畅所致,即所谓“血伤为肿”、“不通则痛”。如手阳明经病的齿痛、上肢外侧前缘肿痛等。
虚证:多出现局部不仁、不用等痿废现象,或功能失常症状。多因经气虚陷,气血不足,不能荣于经脉,经筋、皮部失于温养濡润,而见麻木不仁等感觉异常和功能失常,如“痿废”、“大指、次指不用”等症状。
经气变动失常:往往循经厥逆而上可出现各种“厥”证,如《灵枢·经脉》记载的“臂厥”、“踝厥”、骭厥”、“阳厥”、“骨厥”等,主要由于经络气机失常或经气变动失于常度所致。
经气衰竭:当十二经经气衰竭时,经脉所联系的组织器官也会呈现衰竭,例如《灵枢·经脉》所载“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即说明经络功能失常,则循行所过之处与其所联系的器官、组织也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和病候。
(二)传注病邪、反映病候
由于经络“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而使人体内外沟通、表里通达,在正虚邪犯的情况下,经络即成为病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传注的途径。如《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
经络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人体内部传导气血和信息的通道系统,通常包括经脉(主要是十四经脉)和络脉。中医学认为,经络系统在维持人体生理平衡和治疗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经络的病理变化是指在某些疾病或疾病状态下,经络系统可能发生的异常变化。这些病理变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阻滞:经络阻滞是指经络中的气血流动受到阻碍或阻断。这可以是由于炎症、淤血、瘀血等因素引起的。阻滞可能导致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
虚弱:经络虚弱是指经络系统的气血不足或虚弱,导致经络功能受损。这可能导致体虚、乏力、抵抗力下降等症状。
异常感觉:有时,病理变化可能导致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异常感觉,例如酸痛、麻木、刺痛等。
炎症:经络系统也可能受到炎症的影响,导致经络周围的组织发红、肿胀、疼痛等炎症症状。
色变:有时经络周围的皮肤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瘀斑等色变。
导言:
经络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多种健康与疾病的表现形式。在中医理论中,经络系统被视为人体内部的信息传输和能量流动的通道,它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而经络系统的病理变化也是中医临床诊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针对于经络的病理变化,中医理论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本文将从经络阻塞、经络损伤、经络过度紧张和经络功能失调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经络阻塞
经络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主要气血运行通道,如果经络阻塞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经络阻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经络系统病理变化,通常可以引起局部的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造成经络阻塞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发热、感冒、外伤等,下面将分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1 气血不畅
气血不畅是造成经络阻塞的主要因素之一。换言之,气血通畅是经络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当机体内部气血运行出现障碍时,就会形成一种阻力,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甚至出现淤滞现象,这种情况就被称作气血不畅。气血不畅通常会导致经络局部的肿胀、疼痛、瘀斑等症状。
据中医理论,在经络系统中,气血有循行的路径和方向。如果这个方向受到阻碍,就会形成气血不畅的情况。而气血不畅的表现通常会表现在五脏和六腑的相应经络上。
1.2 淤滞
淤滞是经络阻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淤滞是指气血在经络系统中流动迟缓或者停滞不前,也就是气血的流动出现了一种滞涨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会影响气血的正常供应,还会影响气血的流动,导致局部缺氧、水肿等症状。淤滞是身体某一部位意外撞击或者口服抗生素等暴露于外部刺激过后可能发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