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数控车削中心Y轴进给传动与铣削装置传动的设计 期望金额400金币 已托管0金币 提问人:177*****025 提问时间:2019-04-22
问题详情 毕业设计
特别要求
其他设置 期望完成时间:2019-04-29
管理员补充 收藏 我来回答
以下部分为回答内容,共1个回答
1楼

前言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的提 高。产品的更新换代也不断的加快。因此对机床不仅要求迅速适应产品零件的换代有教高的精度和生产率,而且应有教高的精度和生产 率,生产的需要促使数控机床的产生。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迅速发展起来。数控机床的进一步设计的必要性可以解决形状复杂小批零件的加工问题,稳定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但是由于受其它条件的限制,例如价格、精度等问题。所以设计改造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是刻不容缓的。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进给系统的轴向负载计算,导轨的设计与选型,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计算,进给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误差计算,驱动电动机的选型计算,驱动电动机与滚珠丝杠的连接等等。

通过这次综合课程设计,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培养综合运用

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意识,提高本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3、使本人受到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提高工程绘图、计算、数据处理、使用计算机、使用文献资和手册、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4、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工程经济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一、进给伺服系统概述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一般结构如图所示: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

由于各种数控机床所完成的加工任务不同,它们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通常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可逆运行;速度范围宽;具有足够的传动刚度和高的速度稳定性;快速响应并无超调; 高精度;低速大转矩。

伺服系统对伺服电机的要求:

(1)从最低速到最高速电机都能平稳运转,转矩波动要小,尤其

在低速如 0.1r /min 更低速时,仍有平稳的速度而无爬行现象。

(2)     电机应具有大的较长时间的超载能力,以满足低速大转矩的要求。一般直流伺服电机要求在数分钟内超载 4-6倍而不损坏。

(3)     为了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电机应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大的堵转转矩,并具有尽可能小的时间常数和启动电压。电机应具有耐受 4000rad/2s以上的角加速度的能力,才能保证电机可在 0.2s以内从静止启动到额定转速。

(4)     电机应能随频繁启动、制动和反转。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已开始采用高速、高精度的全数字伺服系统。使伺服控制技术从模拟方式、混合方式走向全数字方式。由位置、速度和电流构成的三环回馈全部数字化、软件处理数字PID,使用灵活,柔性好。数字伺服系统采用了许多新的控制技术和改进伺服性能的措施,使控制精度和质量大大提高。


 

进给伺服系统按其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开环系统和死循环系  统。死循环控制方式通常是具有位置回馈的伺服系统。根据位置检测装置所在位置的不同,死循环系统又分为半死循环系统和全死循环系统。半死循环系统具有将位置检测装置装在丝杠端头和装在电机轴端两种类型。前者把丝杠包括在位置环内,后者则完全置机械传动部件于位置环之外。全死循环系统的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机械传动部件整个被包括在位置环之内。

开环系统的定位精度比死循环系统低,但它结构简单、工作可

靠、造价低廉。由于影响定位精度的机械传动装置的磨损、惯性及间隙的存在,故开环系统的精度和快速性较差。

全死循环系统控制精度高、快速性能好,但由于机械传动部件在控制环内,所以系统的动态性能不仅取决于驱动装置的结构和参数, 而且还与机械传动部件的刚度、阻尼特性、惯性、间隙和磨损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故必须对机电部件的结构参数进行综合考虑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因此全死循环系统对机床的要求比较高,且造价也较昂贵。死循环系统中采用的位置检测装置有:脉冲编码器、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磁尺、光栅尺和激光干涉仪等。

数控车床的进给伺服系统中常用的驱动装置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有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之分。交流伺服电机由于具有可靠性高、基本上不需要维护和造价低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

直流伺服电动机引入了机械换向装置。其成本高,故障多,维护困难,经常因碳刷产生的火花而影响生产,并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同时机械换向器的换向能力,限制了电动机的容量和速度。电动机的电枢在转子上,使得电动机效率低,散热差。为了改善换向能力, 减小电枢的漏感,转子变得短粗,影响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交流伺服已占据了机床进给伺服的主导地位,并随着新技术的发

展而不断完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功率驱动装置中的电力电子器件不断向高频化方向发展,智能化功率模块得到普及与应用;二是基于微处理器嵌入式平台技术的成熟,将促进先进控制算法的应用;三是网络化制造模式的推广及现场总线技术的成熟,将使基于网络的伺服控制成为可能。


二、总体设计方案的拟定

2.1  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

数控系统按运动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系统、点位直线控制系统和连续控制系统。本次设计的机床要求具有定位、直线插补、顺、逆圆弧插补、暂停、循环加工、公英制螺纹加工等功能,故应选择连续控制系统。

2.2  控制方式的选择

伺服系统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半闭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本次设计的机床精度要求高,但考虑到经济及调试等问题,选用半闭环型的控制系统。

2.3  机械传动方式

目前数控铣床的纵向和横向多采用伺服电机,进给系统的机械传动链采用滚珠丝杠、静压丝杠和无间隙齿轮副等,以尽量减小反向间隙。我们这里拟采用的是滚珠丝杠副传动,以减少摩擦系数,提高进给机构的整体刚度。滚珠丝杠与电机间用联轴器直接连接,以消除间隙。

三、滚珠丝杠副的设计

3.1   滚珠丝杠副的计算

 

 

 

计算参数:

 

工作台重量

 

22Kg

加工对象重量

 

8Kg

工作台 Y 向最大行程

 

500mm

Y 向进给速度

 

2m/min

进给抗力

X250N

Y:150N        Z:200N

定位精度

 

±0.01mm

重复定位精度

 

±0.005mm

 

(1) 计算进给轴向力F

(N)

max

等等

......此处隐藏剩余部分2701字,需支付400金币方可查看...... 购买回答